网站首页
Graduate School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八讲: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学设计教育的“普罗米修斯之火”还是“潘多拉魔盒”​?
    2025-05-20 09:17  


     

    5月19日下午,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第八讲在崇美楼129报告厅举行。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和平作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学设计教育的“普罗米修斯之火”还是“潘多拉魔盒”?》专题报告,研究生院院长陈一主持活动。

     

    讲座伊始,朱和平由“普罗米修斯之火”和“潘多拉魔盒”两个古希腊神话故事导入,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双面性,即人工智能在设计中的应用究竟是实现人类福祉的文明火种,还是隐藏陷阱制造风险的潘多拉魔盒。

    在正式讲座环节,朱和平层层剖析,金句频出,围绕“普罗米修斯之火:生成式AI的创造性颠覆”“潘多拉魔盒:AI时代的教育危机”“破局之道: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架桥”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给设计教育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潜在的教育危机、以及应对之策进行了全面分析,让同学们对设计艺术的价值旨归、人文关怀、服务原则有了深刻的认识。

    首先,朱和平梳理了AI重构设计教育的三大维度,即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价值观与伦理维度,并详细分析了生成式AI在创作者、学科交叉、地域手艺推广层面对于传统模式的突破。面对大学正在变身“AI驯兽师”的行业现状,朱和平提出了AI时代教育三原则:通过从现实生活中深挖用户需求、对AI生成作品进行价值把关、保护学生数据隐私以及规范毕业设计ai使用,促使高校从技术应用中的“被动适应工具”向“主动引导技术”转型,以实现AI技术与设计温度的和谐共生。

    随后,朱和平通过图片对比、案例分析,揭示了AI时代技术异化的三重陷阱:AI引发情感空洞和拙趣美学的“完美暴政”,AI导致审美同质和文化误读的“审美复印机”,以及AI带来的责任真空、伦理滞后的“甩锅大法”。并进一步提出规避技术异化的AI“三大复活术”:做AI设计需先“动手”,找出AI算不出的“生存智慧”,用辩证思维对待AI设计。朱和平认为,只有对造物的过程有感受,设计才会接地气,才能设计出服务人类需求、具有情感温度、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好产品。

    最后,朱和平以“人文心脏”、“科技副本”、“艺技结合”三层破局之道为切入点,总结归纳了平衡技术与人文的架桥路径。他指出,同学们在学习中需以辩证思维看待AI,既要积极利用技术赋能社会发展,也要警惕其潜在风险。通过合理应用与有效防控,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助力。

    本场讲座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设计教育领域的创造性价值、潜在危机及破局路径为逻辑脉络,通过将技术应用与民族复兴使命相结合的跨学科论述,引导同学们在科研工作中树立“技术为器,人文为道”的价值取向,为培育“有温度、有担当、有思辨”的新时代设计人才注入了思想动能。(图文/徐艺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