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Graduate School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十讲: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科技之光:现代科技与科技强国战略
    2025-05-22 09:39  


     

    5月21日上午,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第十讲在崇美楼129报告厅举行。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一作题为《科技之光:现代科技与科技强国战略》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伟主持活动。

     

    活动现场,陈一围绕最新科技进展、现代科技的前沿领域、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中国现代科技的短板、中国的科技强国战略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陈一以2024年世界和中国的十大科技进展为切入点,生动解读了3D打印技术、量子芯片、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双语读脑装置等前沿科技成果。他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向同学们展示了智能制造与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突破,并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高性能材料、合成生物技术对教育、家居、医疗等行业的革命性影响。陈一指出,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随后,陈一对2024年前沿科技的发展与竞争态势作了系统总结,并对2025年的科技趋势作出前瞻性展望。他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中美科技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强化前沿科技布局、加快国防工业转型、促进技术产业化应用已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他提醒同学们,作为未来的科研工作者,须密切关注全球科技动态,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在分析中国现代科技的成就与短板时,陈一既肯定了中国在基础科学、航天航海、材料装备、数据智能、生物基因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客观指出了我国在基础研究能力和产出方面的不足。他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权威报告为依据,引导同学们思考自己学科领域尚未攻克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启发大家以全球视野审视科研方向,将个人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谈及中国的科技强国战略,陈一从形势背景、具体步骤和领导人论述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解读。他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只有敢于“劈山建路架桥”,才能在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转化。他勉励同学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高效的执行力,勇于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研究生为什么要做科研,研究生应该怎么做科研”展开热烈讨论。陈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科研的意义:一方面,科研能够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他结合自身科研经验,指出研究生应重点培养三种能力——对科研的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写作能力。他勉励同学们珍惜时间、明确方向,树立问题意识,在探索和掌握科研规律的过程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本场讲座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想启迪,不仅为同学们普及了丰富的科技前沿知识,提供了科研工作的方法论指导,更从思想层面激发了大家的科研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研究生们在科技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图文/徐艺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