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Graduate School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十一讲: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科研之矩: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2025-05-23 10:19  


     

    5月22日下午,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在崇美楼129报告厅举行。湖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蒋伟作题为《科研之矩: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伟主持活动。

     

    讲座伊始,蒋伟由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培育的必要性切入,从宏观层面强调了学术道德与规范之于科研成果高质量产出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研究生作为我国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力军,其学术道德与规范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筑牢学术诚信的根基,才能确保科研工作的严肃性和创新性,使我国的学术生态更加健康、科研前景更加广阔。

    在正式讲座环节,蒋伟围绕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不端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通过概念界定、政策解读、案例分析,让研究生们对学术活动中必须恪守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

    首先,蒋伟从基础原则、研究准则、评价准则、批评准则四个维度讲解了科研人员应遵循的基本操守,包括团队协作的诚实性、课题申报的准确性以及成果评审的客观性等。在谈及研究对象的选择时,蒋伟从伦理学角度强调,科研的终极目标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但若涉及人类自身,必须秉持审慎态度,恪守道德底线,确保科学研究的正当性和人文关怀。

    随后,蒋伟聚焦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具体问题,详细讲解了学术引用规范和学术注释规范。他总结梳理了“引用应尊重原意,不可断章取义”等八条基本原则,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逐一阐释。其中,蒋伟重点剖析了“假引用”“不引用”“伪引用”等不规范行为,特别提醒学生警惕“滥用自引用”的问题。他强调,学术引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诚信问题,研究生应如实标注参考文献,避免任何形式的学术投机行为,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处引证,确保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蒋伟通过列举国内高校师生学术不端典型案例,深入讲解了剽窃、伪造、抄袭等行为的严重危害。他指出,学术不端不仅损害个人声誉,还会破坏学术界的公信力,甚至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负面影响。结合教育部相关规定,蒋伟详细介绍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理办法,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规范研究流程、加强自我监督来规避风险。他告诫在场学生:“学术造假是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旦逾越,不仅断送个人前程,更会贻害学术生态。唯有坚守诚信底线,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论述全面,具有较强的实用导向。从宏观的学术伦理到微观的写作规范,全方位解析了科研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为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实用的方法。讲座不仅帮助学生“扣好学术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坚守道德操守,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图文/徐艺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