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Graduate School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十二讲: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生命科学:历史、前沿和方法论
    2025-05-27 09:29  


     

    5月23日上午,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崇美楼129报告厅举行。湖南工业大学原副校长、佘朝文教授作题为《生命科学:历史、前沿和方法论》专题报告。

     

    活动现场,佘朝文结合自身多年来的研究与教学经验,围绕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当代生命科学的前沿、生物学研究的方法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由浅入深,让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历史渊源、当代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

    首先,佘朝文从生命科学的历史脉络切入,系统梳理了生物学从史前时期到20世纪的发展历程。他逐一介绍了旧石器时代、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期古人类发明创造、驯化动植物的实践经历,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等历史时期生物学领域的代表人物、研究成果和阶段性特点,展现了人类不懈探索生命活动本质和规律的伟大进程。佘朝文指出,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运用新的手段,致力于解决生和死、健康和疾病、疼痛和饥饿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而生物学在十九世纪得到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生理学”、“进化论”、“细胞学说”三个领域,其中以拉马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代表的演化理论研究贡献最为突出。随后,他通过对医学与健康、生物学、神经科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多个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了21世纪生命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指出有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识起源这三大起源问题等待解决。

    此外,佘朝文从科学一词的词源切入,讲解了“科学”恪守理性精神、经受得住检验等六大特征,并从人类认知能力的演化,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对科学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他特别强调了“做实验”与“做研究”的差别。他指出,无论用多高大上的设备、做多昂贵的实验、产出多独特的数据,但如果不知道和不能提出问题,不能把所要回答的问题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解释关联起来,本质上仍然只能算是在做实验,而不是在做研究

    最后,谈及生物学研究的方法论,佘朝文先是回顾了“活力论”与“机械论”的哲学大论战,解析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对机械论的超越,举例论证了还原论与整体论的侧重点和应用方法,并以孟德尔遗传因子分离假说这一经典案例,介绍了生物学研究中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基本研究方法。

    本场讲座以“历史—前沿—方法”为逻辑脉络,从史前人类解决生存问题的朴素探索,到当代科学家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使命担当,清晰呈现生命科学发展历程,构建了从学科史到方法论的完整认知框架,不仅传授生命科学知识,更启迪科学思维。引导同学们在科研活动中牢记增进人类福祉的初心,将个人研究与国家需求、人类命运相结合,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图文/徐艺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