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Graduate School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十四讲: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高分子之奇:分子-材料-应用
    2025-05-28 15:08  


     

    5月27日晚上,湖南工业大学2025年度研究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系列讲座第十四讲在崇美楼129报告厅举行。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亦武教授作题为《高分子之奇:分子-材料-应用》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李丁主持活动。

     

    讲座伊始,刘亦武从材料的定义与分类等基础知识切入,以考古学视角梳理人类文明史上材料的演进历程。他指出,材料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先导和社会新飞跃的标志,每一次材料的重大发现与应用,都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农工业时代,再到如今的高分子材料时代,材料的变革始终与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在正式讲座环节,刘亦武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合成及生活应用为逻辑主线,借助丰富的图片实例、结构简式和视频资料,全方位展现高分子材料的奇妙之处。他先将理论与实例结合,梳理出高分子材料的三个发展阶段:天然高分子的利用与加工阶段,如木材、棉花的使用;天然高分子的改性与合成阶段,像橡胶的硫化处理;合成高分子的工业生产阶段,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大规模生产。

    随后,刘亦武通过讲解聚合反应,分析连锁聚合、缩合聚合、开环聚合这三种高分子产生的方式,揭示了高分子从天然存在到人工合成的过程,展现了人类智慧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结晶。

    此外,刘亦武重点介绍了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由于高分子材料具备轻质高强、耐腐蚀、绝缘隔热、生物相容性、智能响应等多样功能与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如化纤衣物、塑料器具,到美容塑体领域的硅胶制品,再到微电子产品、航天工业、国防军事等尖端科技领域,高分子材料都展现出巨大价值与潜力。

    在谈及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应用时,刘亦武将其按产品功能分为6大类。他以空气弹簧系统为例,讲述该技术从被德国垄断、需高价购入,到时代新材自主研发打破垄断,为我国制造业节省大量成本的事例。同时,他回顾自己带领科研团队耗时四年,攻克聚酰亚胺这一 “卡脖子” 材料技术难题的经历,启发同学们以“卡脖子”科技为研究目标,通过不懈探索实践,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我国创新空白。

    本次讲座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以“分子-材料-应用”为逻辑脉络,从基础概念到产业实践,层层递进,既呈现了高分子材料的科学内涵,又彰显了材料研究的社会价值。讲座通过自主创新案例,激励研究生们以美好生活需求和科技自立自强为导向,勇担科技攻关使命,在材料科学探索中践行创新精神与家国情怀,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图文/徐艺能)

    关闭窗口